景德镇叵钢工艺品有限公司

第一經濟網歡迎您!
當前位置:首頁>看天下 > 正文內容

智能鎖行業(yè)競爭下半場:中小品牌如何突圍?

智能鎖作為科技革命與信息時代的產物,是智能安防的重要手段,也被視為智能家居的入口“候選人”之一。從電子鎖到智能鎖,中國鎖業(yè)激蕩三十年,市場發(fā)展進入成熟期。本文將回顧智能鎖行業(yè)發(fā)展史,探討當下智能鎖品牌的突圍之路。

第一階段:外資圍堵,國產突圍

1990年前后,國內智能鎖行業(yè)開始初期探索,得益于改革開放紅利,國外先進產品、技術逐漸進入國內,行業(yè)邁出發(fā)展第一步。 以力維(1989年)、第吉爾(1990年)、愛迪爾(1991年)、必達(1992年)、科裕(1993年)等為代表的第一批先行者,開始涉及電子鎖的生產和研發(fā)。這一階段,因基礎較差、無核心技術,中國鎖企只能采取從外國進口或模仿的方式發(fā)展。

2000年5月,北京凱特曼科貿有限公司成立,2001年8月,上海易保電子有限公司成立,主推蓋特曼Gateman智能鎖,標志著國外智能鎖品牌開始進入國內市場(2008年與亞薩合萊合并)。

同期,金指碼推出中國第一款家用指紋鎖831,并于2005年推出第一款一握開智能鎖881。中外混戰(zhàn)自此打響,我國的電子鎖工程市場穩(wěn)步上升,大部分鎖企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(fā)之路。

 

這一時期,中國智能鎖行業(yè)高端市場被三星、松下、耶魯等外資品牌占據。憑借外資背景、資源優(yōu)勢和在中國市場積累的品牌好感度,外資品牌獲客成本極低,成為購買智能鎖時的首選。

相較而言,中國智能鎖品牌起步晚,核心技術研發(fā)也相對落后,要從已經占據消費者心智的洋品牌手中搶奪份額并不容易。對國產品牌來說,這一階段的“突圍之路”主要是提高自身競爭力,加強國產品牌建設。

歷經近10年的發(fā)展,中國鎖業(yè)涌現了一批從產品技術、品牌建設、客戶服務等多方面進行創(chuàng)新引領的優(yōu)秀國產品牌。外資品牌逐漸跌落神壇,以凱迪仕、好太太、德施曼、亞太天能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占據一席之地。

第二階段:野蠻生長,千鎖大戰(zhàn)

自2014年起,智能鎖市場爆發(fā),企業(yè)數量呈井噴式增長。企查查數據顯示,截至2020年,智能門鎖相關企業(yè)增長的數量分別為646家、1364家、1421家、772家。中國制鎖信息中心數據顯示,國內智能門鎖企業(yè)的數量超過3000家。

這一發(fā)展階段,智能鎖市場魚龍混雜,企業(yè)野蠻生長,“價格戰(zhàn)”“促銷戰(zhàn)”交織,除傳統(tǒng)鎖具品牌、新興互聯網和家電品牌意外,不知名小品牌或雜牌鎖企數量龐大。大量品牌的出現讓市場變得復雜,激烈的競爭在拉低產品售價的同時,也極易產生“劣幣”效應。

通過電商平臺不難發(fā)現,市面上的智能鎖價格參差不齊,低價品牌屢見不鮮。部分企業(yè)借助消費者認知差、渠道屬性(某些主打低價產品平臺)等方式,不斷推出超低價產品。然而,所謂的低價并非想象中的“物美價廉”,而是以犧牲產品品質為代價一味追求價格優(yōu)勢,最終造成“便宜沒好貨”的市場局面。根據許多經銷商親身經歷和研究組收集的反饋數據來看,絕大部分低價都建立在減配、不合格、不合規(guī)的基礎之上,售后服務更是處于缺位狀態(tài),故障無人上門。

低價競爭的后果顯而易見,其一是拉高行業(yè)的產品售后率,打擊消費者信心;其二是破壞行業(yè)生態(tài),小微企業(yè)失去抗風險能力,受大環(huán)境影響明顯。

經過疫情的洗禮之后,智能鎖行業(yè)集中度提升,市場洗牌加速。不少企業(yè)紛紛倒在了激烈競爭中,因資金流、質量隱憂、服務落后等原因遺憾離場。再加上小米、華為等互聯網巨頭奮起直追,智能鎖市場已然進入到“群雄割據”的局面。

據統(tǒng)計,從2018年起,我國智能鎖企業(yè)數量開始下滑,截至 2020 年我國智能鎖生產企業(yè)約為 1500 家,較 2018 年高峰值減少500 家,這意味著有25%的智能鎖企業(yè)在競爭中退出市場或被其他企業(yè)整合。

第三階段:洗牌加速,以質求存

一批批企業(yè)倒下,一批批企業(yè)突圍,企業(yè)數量的變化并不意味著行業(yè)發(fā)展停滯。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智能門鎖市場銷售量達到1695萬臺,較2020年增長5.94%,預計2022年全渠道銷量1750萬臺。其中,2022年上半年家用智能門鎖線上銷量246.6萬套,同比增長18.4%,全年預計或超570萬套,同比增長24.5%。

隨著存量房翻新及局部改造需求的爆發(fā),加之家居行業(yè)數智化、高端化、品質化的發(fā)展趨勢影響下,智能鎖行業(yè)未來仍有廣闊的發(fā)展前景和空間。

根據洛圖科技(RUNTO)最新數據報告,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智能鎖線上市場均價為1230元,比去年同期低了75元,比第二季度低了88元。

智能鎖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,價格戰(zhàn)不再是企業(yè)競爭突圍的核心。供需趨于平衡,主流品牌智能鎖價格下探,這意味著未來競爭主場將是消費者體驗。站在消費者視角,對品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品質。品質是品牌的生命,也是企業(yè)的核心競爭力。

相較傳統(tǒng)門鎖而言,智能鎖的核心優(yōu)勢在于安全性、便捷性與智能性。安全性永遠是首位,因此產品品質仍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主要因素。其中鎖芯防撬是最為重要的,其次密碼解鎖的安全性、WiFi或藍牙連接的穩(wěn)定性等,確保產品在使用時不會出現各種故障導致無法開鎖。中低端產品滿足性能要求,高端產品追求智能體驗,滿足不同消費層級的需求。

 

“卷價格”并非長久之計,“卷科技”“拼服務”才是制勝關鍵。品質指的不僅是產品,同樣還包括服務。市場調研數據顯示,服務因素是中國智能鎖消費者選購產品關注點TOP5。

在疫情的影響之下,智能鎖銷售開始轉戰(zhàn)線上。隨著消費者跨度及銷售版圖擴大,任何規(guī)模的企業(yè)都難以構建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。而售后服務的有無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,免費上門安裝及調試、售后故障檢測、退換無憂等服務都是智能鎖用戶考慮的重要因素。售后服務的缺失或處理不當,一方面會影響銷售范圍、盈利空間,另一方面極易造成品牌口碑的流失。

因此,對智能鎖企業(yè)而言,構建一個健全、完善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凱迪仕、德施曼、亞太天能等頭部品牌,選擇與專業(yè)家居服務平臺萬師傅合作,借助平臺強大的服務資源與覆蓋能力,保障品牌售后半徑,實現服務實時交付,提升消費者體驗。

依托于萬師傅平臺,任何規(guī)模的企業(yè)都能享受品牌專屬的一站式售后服務解決方案,在降低售后成本的同時,保障服務響應速度與服務品質。消費者在購買智能鎖產品后,將享受由萬師傅提供的配送上門、免費安裝、質保無憂等服務,實現“所買即所得”。

據了解,萬師傅平臺注冊師傅超200萬,觸達全國3267個城鎮(zhèn),累計服務數百萬企業(yè)用戶和1400萬家庭用戶,累計服務8000萬次,讓全國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品質、高效、有溫度的家居服務。

結語

在智能鎖行業(yè)加速洗牌的今天,頭部品牌集中度、穩(wěn)定度將進一步提升,特別是在線上電商頭部效應的影響下,市場和消費者對品牌的敏感度將持續(xù)增強。消費升級是市場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(fā)展的主要動力。因此,智能鎖企業(yè)只有明確品牌定位,堅持“軟硬實力”雙驅動,提升服務品質,才能在賽道中突圍,制勝市場。
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
關鍵詞:

標簽閱讀


}
万载县| 海林市| 白水县| 文登市| 博罗县| 赤水市| 巴东县| 上犹县| 辛集市| 靖边县| 吉水县| 武安市| 白银市| 靖江市| 浦北县| 襄垣县| 汕尾市| 正蓝旗| 德格县| 交城县| 博罗县| 旬阳县| 达日县| 介休市| 武乡县| 大化| 汉源县| 呼玛县| 虹口区| 海城市| 饶阳县| 海南省| 太和县| 霍城县| 嘉鱼县| 泊头市| 广丰县| 醴陵市| 易门县| 汪清县| 抚顺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