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:在投資中利用對手的“必然”
2022-12-10 08:40:39 |來源:證券時報
在《孫子兵法·虛實篇》中,有這樣兩句話,概括了2000多年前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就已經掌握的戰(zhàn)爭藝術:“攻而必取者,攻其所不守也。守而必固者,守其所不攻也?!币馑季褪钦f,進攻必勝的要訣,在于找到對方必然不會防守的點;防守必定穩(wěn)固的要訣,則是找到對方必然不會攻擊的點。
在這段看似簡單的文言文中,兵圣孫子描述了攻守的決勝之道:找到對手必然會做,或者必然不會做的那個點。在這里,判斷對手“必然”怎樣行動,是核心的要點。只要能找到對手“必然”如何,高超的軍事家就能牽著對手的鼻子走。
(相關資料圖)
在今天的市場中,投資的藝術和2000多年前的兵法如出一轍。
在證券市場上,投資者如果能夠發(fā)現(xiàn)對手必然做、或者必然不做某件事,那么我們就能據此制定自己的投資計劃,從而做到無往不利。
有人也許會說,證券市場上的對手又不是傻子,為什么要“必然”做某些投資呢?別人做投資決策之前又不會跟我們匯報,怎么知道他們“必然”做怎樣的決策呢?
其實,道理很簡單,聰明的投資者要全面分析自己的交易對手(就像南極的科學家分析企鵝的行為那樣),把對手所處的環(huán)境看透、摸明白。如此,再輔之以足夠的耐心和偶爾到來的時運,就可以發(fā)現(xiàn)交易對手必然做出某種投資決策的瞬間。
在投資中利用對手的“必然”,道理其實非常簡單,多說無益。這里,就讓我們來看一些在證券市場中發(fā)生的真實例子,看看在這些時刻,為什么一些投資者“必然”做出某些投資決策,這些“必然”做出的決策又怎樣可以被我們所利用。
美國投資者必須賣出
的中國電信運營商
在2020年底,受美國國內政策影響,美國投資者收到指令,禁止他們持有一些中國公司的股票,其中中國境內的大型電信運營商也在名單之列,已經持有的則必須在一定時限內賣出。
受此影響,在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電信運營商股票價格暴跌。但是,幾乎所有人都知道,這和公司基本面無關。因為這些運營商99%左右的業(yè)務都在中國國內,來自美國的禁令對企業(yè)基本面可以說幾乎毫無影響。
在這種“美國投資者必須賣出”的氛圍下,盯著這些股票長期價值的投資者,非常開心地笑納了“必須賣出”的美國投資者的籌碼。后來的價格走勢證明,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這段時間,中國國內大型電信運營商的股票價格,也是一個絕對的低谷。
“利用美國投資者不得不賣出而獲利”,這個交易贏得太沒有技術含量、太過于輕松,好像和動輒幾百上千頁的商科教材所包含的復雜理論毫不相干。
但是,輕松的勝利又有什么關系?這就好比沃倫·巴菲特舉的那個例子:打架要想贏,最好找3歲、而不是20歲的對手去打。按孫子的說法,則是“舉秋毫不為多力,見日月不為明目,聞雷霆不為聰耳。古之善戰(zhàn)者,勝于易勝者也?!?/p>
被債券投資經理
拋棄的可轉債
近幾年以來,隨著債券型投資產品的發(fā)展,可轉債市場出現(xiàn)了一種奇特的現(xiàn)象,每當債券市場短期表現(xiàn)不好的時候,可轉債市場就會受到牽連。
本質上來說,可轉債和債券(包括國債、企業(yè)債、金融債等等),應該屬于兩個不同的市場,雖然它們都有一個“債”字。
可轉債由于其可轉股性,因此價格主要是跟隨股票市場波動。同時,由于可轉債的利率一般很低,因此其和以收息為主要牟利方式的債券,本質上差距甚大。而傳統(tǒng)債券價格的波動,則主要跟隨經濟增長和通脹數(shù)據。因此,兩者從原理上來說,并無太多關聯(lián)。
但是,隨著債券產品的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債券投資經理,會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,配置相當一部分的可轉換債券。
這部分可轉債價格波動不大,符合債券投資產品對凈值低波動的要求,同時又可以帶來比普通債券更高的價格彈性,因此頗受“不能過多參與股票投資”的債券投資經理們的青睞。
一直以來,中國市場上的債券投資產品,就有“業(yè)績主要靠股票”的說法。一般來說,不少債券投資產品會允許投資經理配置一部分的股票。雖然這種配置比例通常很小(比如不超過10%),但是由于債券本身價格波動太小,因此小倉位的股票往往也會對債券的產品凈值起到巨大的影響。
因此,當可轉債市場逐步發(fā)展起來以后,債券投資經理越來越依靠可轉債,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,可轉債市場迎來了一次由債券市場下跌導致的大跌。在當時,債券市場收益率暴漲(尤其是中低等級的信用債),債券市場流動性迅速收緊,結果不少投資經理收到了大量贖回的指令,被迫削減倉位。
這其中一大部分拋壓,就被本來和債券市場毫無關系的可轉債市場所承擔。在當時,90元以下的可轉債為數(shù)不少,甚至有一些跌到了70元左右。后來,這些可轉債的價格都在幾個月里漲回到100元以上。
機構投資者的窘迫
在證券市場,不少人簡單地以為,機構投資者一定是最理性、最聰明的。畢竟,機構從業(yè)人員畢業(yè)于全國、乃至世界一流大學(多數(shù)還是碩士甚至博士),用著每年幾萬元一個賬號的Wind系統(tǒng),每天花上無數(shù)的時間去研究投資機會。這樣的投資者,難道不應該是理性而專業(yè)的嗎?
其實,機構投資者也有自己的窘迫之處。在這些窘迫的時刻,機構投資者們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。
關于機構投資者的窘迫,彼得·林奇就曾經用一句話做出精彩的總結:當一位基金經理買了IBM的股票,然后股票跌了,別人都會問“IBM怎么了?”而當你買了一只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股票,然后股價跌了,大家都會來罵“你是怎么了?為什么別人都不買,就你買?”
別以為反正都是賠錢,這兩種狀態(tài)區(qū)別不大。在第一種狀態(tài)里,基金經理只會和同行一起挨罵,畢竟法不責眾嘛。在第二種狀態(tài)里,基金經理很可能會丟了工作,因為你的同行做得比你好。
于是,機構投資者在只有幾個月的考核周期鞭策下,大家開始傾向于做出同樣的投資決策。
這種機構投資者的窘迫,可以在許多實際案例中看到。比如,A股市場的銀行股在2021年到2022年持續(xù)低估,基本面也相當不錯,但是機構投資者就是少有人購買,背后主要的原因,就是沒有多少人敢?guī)ь^買。
在2022年秋天的港股市場,事情也是一樣。海外機構投資者沒有多少敢投資這個跌跌不休的市場,哪怕其中不少股票的估值已經匪夷所思,0.2到0.3倍市凈率、8%到10%股息率的估值已經觸目可見,甚至有的股票跌到接近0.1的市凈率。
2022年10月以來,港股市場開始快速反彈,而對于之前“必然不敢”逆同行而動的海外機構投資者,這種反彈則大概率與他們無緣了。
所以說,在人與人的對弈中,“出其不意”永遠是最精明的招數(shù),無論兵法還是投資都是如此。而“必然要做”、“不得不做”的投資決策,也永遠是成全對手的最好禮物。
對于聰明的投資者來說,避免把自己置于“必然”做出某種投資決策的境地,同時巧妙地利用交易對手“必然”做出的投資決定,也就成為在資本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的絕招。
(文章來源:證券時報)
關鍵詞:
標簽閱讀
-
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:在投資中利用對手的“必然”
2022-12-10 -
桂浩明:多管齊下化解破凈風險 實現(xiàn)價格的理性回歸
2022-12-10 -
國泰君安證券:硅料價格再次下調 看好下游需求啟動
2022-12-10 -
光大證券:通脹低點已至 有望步入溫和上行通道
2022-12-10 -
國金證券:明年CPI或前高后低 關注核心CPI漲價節(jié)奏
2022-12-10 -
全球熱推薦:美國家庭財富三季度減少4000億美元 為連續(xù)第三...
2022-12-10 -
天天熱消息:[瑞瑪精密]收購空懸標的預案發(fā)布進展提速,向總...
2022-12-10 -
資訊:[味知香]募投產能有望投產,BC雙路并進
2022-12-10 -
環(huán)球通訊![日辰股份]定增獲股東大會通過,開拓第二品類
2022-12-10 -
【世界時快訊】[華大智造]國產測序儀稀缺標的,廣闊市場未來可期
2022-12-10 -
實時焦點:[川寧生物]新股覆蓋研究川寧生物
2022-12-10 -
全球實時:樓市大消息!佛山出手:全城取消限購!
2022-12-10 -
[高測股份]切片代工業(yè)務持續(xù)擴產,半片切割方案助力HJT
2022-12-10 -
每日快播:[龍佰集團]股權變更實現(xiàn)業(yè)務聚焦,并表振興礦業(yè)資...
2022-12-10 -
天天信息:[芭田股份]公司深度報告磷礦磷酸優(yōu)勢顯著,復合肥巨...
2022-12-10 -
世界今亮點![中偉股份]富氧側吹積極拓展,前驅體龍頭二次點火
2022-12-10 -
【環(huán)球新要聞】[高測股份]切片代工再上調5GW產能規(guī)劃,大客戶...
2022-12-10 -
年內最大規(guī)模限售股解禁周將來襲:市值超3000億元 郵儲銀行占八成
2022-12-10 -
當前滾動:愛庫存遭商家消費者雙重投訴,冷靜曾獲創(chuàng)新工場李開...
2022-12-10 -
樓市大消息!佛山出手:全城取消限購!
2022-12-10